本站訊 7月6日,由黃委建管局和黃科院主辦、黃委科技推廣中心和黃科院推廣處具體承辦的元素化管理專題講座在水利部堤防安全與病害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驗室舉行,以進一步學習推廣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技術,提升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能力。
此次講座特邀元素化管理發明人、浙江亭下水庫管理局副局長戴孟烈主講。元素化管理是一種先進實用的管理技術,把一個單位(或一處工程)管理職責及其管理對象層層分解、細化為元素,每個元素落實到責任人。它承傳了精細化管理的精髓,又根據信息化和網絡化管理的需要進行大膽創新,是一種下接地氣、反映當前時代特征的精細化管理模式。安全生產元素化管理系統是把元素化管理理念運用于安全生產領域,運用移動網絡、物聯網、云計算技術、視頻監控及科學合理的管理流程,通過工程普查、檢查、分析,把每個元素安全狀況、隱患處理過程實時反映在系統上,使各級管理人員隨時掌握工程安全動態,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工程安全運行。
安全生產元素化管理系統以“五個構建”解決了水管單位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五大難題”,即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解決了責任落實不徹底難題;構建了排查隱患、消除隱患的工作機制,解決了隱患排查與處理不徹底難題;構建了全面細致的標準化管理體系,解決了管理行為不規范難題;構建了以信息化集成平臺為基礎的安全管理長效機制,解決了日常管理無抓手難題;構建了管理人員合理免責的保障體系,解決了問責風險擴大化難題。同時,該系統為員工提供了三個平臺,即履行職責平臺、移交責任平臺和提升素質平臺。其中標準化管理(評審)模塊,將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標準(試行)》具體內容細化為434個元素,納入元素化管理;建立了標準化創建實時計分系統,為創建單位績效考核和持續改進提供管理平臺,為評審機構、專家遠程評審和現場評審提供了信息化工具。
講座中,戴孟烈根據當前安全生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介紹了元素化管理產生的背景和發展歷程、總體思路、管理目標、系統功能模塊等,重點介紹了元素系統分級和元素設置、元素狀態分類、安全隱患分類、隱患處理機制、安全元素管理流程、標準化評審模塊、建立隱患處理數據庫、監督檢查、待查設置、自動提醒提示、元素GIS定位等主要原理和方法,并就元素化管理在黃河水利工程管理、安全生產標準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單位目標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前景、技術細節、系統開發升級和擴展等問題與現場同志進行了互動交流,為其未來在黃河治理開發保護與管理相關工作中推廣運用奠定了基礎。
據悉,安全生產元素化管理系統2006年年初開始研發年底投入運行,2012年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013年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014年列入水利部先進適用技術重點推廣項目并通過國家安監總局重大事故防治關鍵技術科技項目驗收。(王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