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7日,水利部構建水利安全生產“六項機制”全國研討會在寧波市召開,作為“六項機制”試點項目之一的鎮海區澥浦閘站,以規范整齊的體系資料、數智結合的信息化平臺、煥然一新的現場管理,給來自全國的水利同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去年12月,水利部監督司印發《水利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六項機制”建設試點方案》,在全國范圍內選取了7個基礎條件較好的項目作為“六項機制”建設試點,其中三個試點項目——寧波市清水環通一期工程(段塘泵引水凈化工程)、寧波市鎮海區澥浦閘站、廣西右江百色水利樞紐工程均由寧波子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咨詢。
自水利部發布“六項機制”建設指導文件以來,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水利生產經營單位對如何開展“六項機制”建設工作始終未能形成清晰、統一的建設思路,在大家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深耕水利安全生產專業領域十余年的寧波子規以三個咨詢試點為樣板,在浙江省原有“雙重預防”體系建設的基礎上深度解構“六項機制”內涵、重塑方法流程、大膽創新實踐,向水利部監督司領導和全國水利同行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答卷。
團隊聚力 厚積薄發 明確“3+1+7”建設思路
“7”指建設過程七步法,即制定建設方案、開展宣貫培訓、建立健全體系、現場可視化管理、人員素質提升、管理系統應用、持續改進;“3”為體系建設、現場管理可視化、員工素質提升三大主要建設內容,“1”指“信息系統”數智化管理??傮w思路緊扣“六項機制”工作手冊規定基本任務,深度拆解客戶實際管理需求,依托試點單位現有資源稟賦,多角度著力、多層次創新,努力打造“六項機制”示范樣板。
扎實推進 攻堅克難 取得矚目建設成效
1、制定建設方案2023年初,寧波子規派出專業技術團隊赴三家服務單位開展試點建設指導工作。創建“六項機制”的第一步便是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建設方案。
在現階段水利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組織機構不清晰、管理范圍不明確、安全職責難落實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對于像澥浦閘站這樣引入第三方物業化管理的工程,理清組織架構和管理層級是首要任務。在專家團隊的指導下,澥浦閘站建立了涵蓋單位負責人到一線班組員工的“六項機制”建設工作機構,圍繞建設方案逐級分配任務,明確了人員組成和職責分工。
2、開展宣貫培訓
寧波子規以戴孟烈董事長為主講專家,采取線上培訓、現場講座等形式,為三家試點單位帶來“六項機制”建設專題培訓,通過高位精準的政策解讀、深入淺出的理論宣貫,使全體員工融會貫通“六項機制”內涵及實施方法,了解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和注意事項,營造了全員知曉、全員參與的良好建設氛圍。
3、健全體系建設
體系資料建設方面,水利部“六項機制”工作指導手冊中明確了16大類舉措,60項基本規定任務,在風險查找、研判、預警、防范、處置、責任六大核心工作的基礎上,將建設依據、管理制度、創新成果和總結提高列入體系資料,形成“10類核心臺賬+n個重大危險源專項檔案”的資料體系。
4、現場可視化管理
段塘泵工程周邊環境復雜,工程主要頂管工作井最大內徑12米,井深24米,屬于深大基坑,頂管現場采用籠梯作為上下運輸工具,替代傳統樓梯上下,同時使用遠程視頻監控實時監測頂管作業狀況,大幅提升安全水平。
在寧波子規的技術指導下,三家試點單位均通過標識標牌設置、電子投屏展示、現場布置提升等一系列可視化建設,有效實現安全風險公告,填補了現場管理的空白。
5、人員素質提升
安全生產始終以人為主體,要真正實現“六項機制”有效落地,就要做到主管領導懂管理,安全負責人懂技術,一線班組員工懂防護。寧波子規堅持將員工安全素質提升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核心來抓,以安全文化為引導,凝聚員工安全理念共識,通過員工安全信用評價創新模塊研發、“三知兩會”教育培訓,努力讓安全生產上升為員工的行動自覺,化事后處理的被動為事先預防的主動,實現員工安全素質顯著提升。
6、信息化平臺應用
在廣西右江的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六項機制”管理平臺上,擁有整個單位和所屬部門的安全生產狀況數據模型,通過危險源數據、隱患排查情況、公司相對風險值等指標展示,清晰地反映了右江公司及所屬部門當前的安全風險狀況。在試點建設過程中,右江公司積極在基礎理論方面探索創新,首創單位安全生產狀況評價指標體系和模型,并與數字孿生技術、信息化系統深度融合。
在寧波子規提供的信息系統服務框架下,三家試點單位均實現了“六項機制”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做到全程留痕,安全風險智能預測、自動預警,并使用移動端對危險源進行巡檢和隱患治理。
7、持續改進
結語